截至12月27日19時01分,盛魯電廠發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,創歷史新高。
作為 “蒙電入魯”的重要電源點,盛魯電廠自2020年12月8日正式移交商用,將當地煤炭高效轉換為清潔電能,通過特高壓輸電通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山東。不僅提高了特高壓通道利用率,保障了山東電力供應,也推動了內蒙古上海廟煤電基地的建設,體現了山東能源集團電力保供的社會擔當。
今年以來,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,煤炭資源趨于緊張,動力煤和電價倒掛使部分火電企業出現虧損,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。面對此嚴峻形勢,盛魯電廠主動作為,彰顯國企擔當,多渠道擴展煤源,確保燃料庫存充足,保證發電應發盡發,企業安全生產平穩。
安全第一 夯實安全基礎。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,全面落實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,強化紅線意識。突出抓好重點區域、重要時段的隱患排查,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高效的運轉。運行人員加強巡檢、精心操作,對冷卻水、油溫、真空等危險點重點監視,控制能耗指標。檢修人員以“零缺陷”為目標,每天對設備進行巡回檢查,堅持“小缺陷不過班,大缺陷不過天”,及時、徹底消除缺陷,確保設備安全可靠,機組穩定運行。
壓實責任 強化組織領導。面對嚴峻的形勢,盛魯電廠提高政治站位,強化使命擔當,組織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專項領導小組,統籌優化生產運營各要素,嚴把煤入廠、入爐關口,嚴格監督規范采制化程序;嚴控來煤接、卸、轉、存等環節工作,綜合煤質、設備以及機組負荷等多方面因素,合理配煤摻燒,提高劣質煤摻燒比例從源頭節約燃煤成本。
多點發力 推進降本增效。咬定年度目標任務不放松,盛魯電廠解放思想,轉變觀念,找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和著力點,積極探尋減虧增效的出路。從4月1日起,該電廠深度調峰完成了廠內及電網聯調,AGC投入下最低負荷可降至280MW,升降負荷可滿足電網的需求。此外,積極與周圍標桿電廠對標,深入推進運行管理規范化,強化指標對標管理,持續優化機組運行方式,使機組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。
節能降耗 提升工作標準。搭建“五小”創新、QC小組平臺,從挖潛增效、優化機組運行工況等方面入手,組織開展了四項活動。其中,小指標競賽將生產指標量化為31個可考核項目,每月根據排名進行獎勵,根據設備運行參數變化,調整小指標競賽規定,充分挖掘節能潛力,不斷提高鍋爐、汽輪機及大型輔機的運行效率,調動運行人員全過程動態節能意識,為公司治虧創效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下一步該電廠將全面分析總結機組運行一年來的經驗和教訓,深入提煉工作亮點,把控好煤電關系,力求做到精準負荷預測、精確燃料采購、精細配煤摻燒,提升電廠的運行和管理水平,做好電量和電價的爭取,進一步掌握山東電力市場交易規則,加快適應電力市場改革。